17035.t.mp4.jpg

51157.jpg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   轉大人的節氣到了~~~      掌握    給寶貝一生一次機會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轉骨的迷思 
 

(一).長高先治病

       學齡兒童到了青春期,身體起了明顯變化,正常情況下,長高是必然的,不一定需要靠藥物的幫助,才能達到長高的目的。而臨床上發現,青春期的小孩無法正常長高,都是有疾病造成。因此,長高的先決條件,必須針對疾病先做治療,而五臟六腑的疾病,皆可能壓抑長高,必須經過詳實的診斷,才能給予正常的治療。。
1、病在“脾胃”
       經云:「脾胃為後天之本,脾主肌肉,脾主四肢」。轉骨需以健運脾胃為首要的目標,腸胃功能不佳,再好的轉骨方都無效,是以治療腸胃疾病調理腸胃為第一要務。選方以四君子湯、五味異功散、六君子湯、參苓白朮散…為主,若因便秘影響食慾,應先改善排便的通暢。否則,補脾健胃將全然無功。
2、病在“腎”
       經云:「腎主骨,生髓」。腎氣的強弱除了影響骨骼的生長,甚至對骨骼的強健有決定性的關鍵。若熬夜晚睡,嗜食冰涼,都造成腎氣不足或命門火衰,如此必定內分泌失調以致影響生長。常用方有六味地黃丸、八味地黃丸、左歸丸或右歸丸為主。女性若進入青春期,除非嚴重痛經,如月經提前、經量過多、血崩……等特殊狀況,否則一般暫不調經,先將目標集中在成長的調理,可將消遙散或四物湯的方義運用結合,再加健脾補腎藥組。
3、病在“肝”
       經云:「肝主疏泄」。情志的抑鬱或亢奮,皆會影響成長,尤其是造成失眠,影響最鉅。方用加味逍遙散、甘麥大麥湯、柴胡疏肝湯…可斟酌選用。
4、病在“肺”
       經云:「肺主皮毛,司呼吸」。若有呼吸系統症狀,像過敏性鼻炎、氣喘、異位性皮膚炎、濕疹類,皆會影響長高。以現代醫學角度來說,由於鼻腔腫脹,壓迫下視丘,造成內分必失調,以致影響發育功能。
5、病在“心”
      經云:「心主血脈」。對長期慢性貧血,如地中海型貧血(中、重度),會直接影響成長。若長期偏食或食欲不振者,影養不均衡,都是造成缺鐵性貧血的原因,患者常有臉色蒼白,精神萎靡等症。方用歸脾湯、人參養榮湯、八珍湯或十全大補湯類。另外,小孩若有運動傷害(內傷) ,會造成氣滯血瘀亦會影響成長。

(二).長高必須遵守的原則

1、務必早睡
       成長中的孩子通常會在熟睡2小時後,開始分泌生長激素,大約在凌晨3點,腦下垂體會停止分泌生長激素。因此,熬夜晚睡對成長中的小孩是相當不利的,一般應在9~10點前就寢,晚上10點至凌晨3點分泌的生長激素是清醒時的三倍。
2、忌食冰涼之物
       冰涼食品會降低食慾,造成腸胃吸收變差。再則,降低體溫的同時,也消減命門之火(腎間動氣)。如此,勢必降低生長動能,影響長高
3  、忌食甜食
       甜食一向是小孩的最愛,有的小孩對甜食可說來者不拒,喝甜的飲料、吃糖果、餅乾、蛋糕…等含糖份的食物,殊不知過度攝取糖份人體血糖值升高、生長激素就無法作用在生長板,反而抑制生長。
4、適當攝取動物性蛋白質,減少動物性脂肪
        動物性蛋白質對成長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,但攝取的過程很容易同時攝取過多的脂肪,脂肪與糖份一樣容易造成生長激素無法作用在生長板,因此應設法減少或去除。
5、適度的運動
       運動對身高有幫助,但並無絕對的影響。所以儘量安排一些反地心的運動,如:球類、跳繩、跳高、騎自行車。但應避免過度使用重量訓練,例如拳擊、角力、舉重等。

(三).常用藥物

1、補腎填精藥:鹿茸、鹿角膠、龜板、熟地、杜仲、菟絲子、淮牛膝、枸杞、骨碎補。
2、健脾益氣湯:人參、粉光參、黃耆、山藥、白朮、茯苓、甘草、大棗、陳 皮。
3、滋肝養腎藥:當歸、枸杞、山萸肉、女真子、何首烏、熟地、白芍。
4、活血化瘀藥:當歸尾、雞血藤、川芎、丹參、桃仁、澤蘭、川七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【結論】

         成長的調理因人而異,很難一方一法,更難男女生各一方的制式化模式,應依實際的狀況進行調理,以達臨床之療效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<本文摘錄本院 院長於103年10月2日市立中醫醫院 主題--就醫的迷失>

              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顏大夫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